坚持把困难儿童作为兜牢基本民生的重要对象,从加强摸排监测、救助保障、关爱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和提质效,编牢织密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关救助爱网络。
(1)全覆盖精准监测。落实基层儿童工作队伍补贴,充分发挥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儿童主任作用,依托“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工作机制,扎实深入推进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工作,加强动态管理,在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中录入农村留守儿童6163人、7.2万名流动儿童,并“一人一档”加强档案管理,落实定期走访制度。
(2)全方位救助保障。按照“应救尽救”原则,2.43万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救助保障,补助标准实现“七连增”,年发放资金3.94亿元;年投入资金498.3万元,全面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明天计划”等救助帮扶项目,强化1091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年满18周岁后的助学力度,提升困境儿童教育和医疗保障水平。
(3)全联动关爱服务。以“暖心民政·共护未来”工作品牌建设为总牵引,同步整合关工委、妇联、团委及社会组织的资源力量,扎实开展“盛夏花开·情暖童行”系列活动30余场,深化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积极推进“清澈行动”、“正心健康”等项目,有效提供心理疏导、学业辅导、临时照护等服务100余场次,惠及困难儿童4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