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银发新沃土 悠然见凉山”凉山主题馆现场。
连日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银发新沃土 悠然见凉山”主题展馆在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上人气居高不下,前来对接项目、了解产品、与银龄志愿者对话的嘉宾络绎不绝,“千里凉山 银龄沃土”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投资人群和消费人群所关注到。

凉山银发经济产业布局展示区。
山水阳光丰富物产,奠定凉山养老优势
“北纬27度日光栖息带……”,在凉山展馆中心大屏展示区,银发经济宣传短片的第一句解说词,一下子就吸引住过往嘉宾,“银发康养优势”势不可挡——北纬27度,是世界公认最适宜养身的“黄金养身维度”,也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打造全国康养胜地、服务银发产业的新坐标。事实上,凉山的地理位置不仅纬度最佳,而且海拔最优,正是最适宜人类旅居的1500米左右。通过此次参展,凉山的银发产业宣传让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很多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都进一步了解到,这里四季如春、冬暖夏凉、空气纯净,年日照长达2500多小时,农产品丰富且优质,是全国知名的“天然氧吧”,被《中国国家地理》赞誉为“东方疗愈秘境”,对高血压、慢阻肺等老年常见病调理效果显著,是老年人康养度假的最佳目的地。
银龄志愿服务品牌,彰显凉山人文魅力
“大姐,我也是做服装的,特别喜欢你绣的这个图案,配色和用针有什么讲究吗?”
“大哥,你今天直播的这些产品都是针对老年人的吗?销售情况怎么样?”
……
凉山展馆内,最亮丽的风景当属来自各行各业的银龄志愿者们。
银龄志愿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贾巴子则老师带着徒弟现场展示彝绣技艺传承,不仅让凉山的非遗瑰宝再次“火”了一把,也让许多嘉宾对“非遗传承·银龄守护”这一银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贾巴子则老师也从“一对一”指导变成了“一对N”现场授课。
“助农增收 银发流量”展区,银龄志愿者现场直播带货的成效令人欣喜。银龄志愿者来为凉山好物做代言,不仅线上有流量,线下也收获了不少“粉丝”。开播仅一天,带去的现货就所剩无几。
银龄志愿者“阿米加”组合带去的凉山民歌和绚丽的民族服饰更是为整个展馆营造了欢快的氛围。看着投入表演的银龄志愿者们,很多嘉宾不约而同地表示:“在凉山生活能有这样的银发状态,真是太幸福了!”
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银龄志愿者已超过4万名,他们活跃在教育医疗、科技文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已经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正生动诠释着这片银龄康养沃土的文脉和谐与健康活力。
“6431”产业布局,发掘银龄经济潜力
6大产业引领,4大行动提质,3个层级布局,1个园区,这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发展银发经济、增进民生福祉、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引擎打出的“组合拳”。即以康养旅游、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等为主导产业,打造康旅、健康、文体、金融、宜居、服务六大银发产业;聚焦养老事业提质增效,着力实施“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提升、普惠养老建设专项、天府银龄”4大行动;按照梯度布局、错位发展思路,构建“示范区+重点发展区+协同发展区”3个层级县域银发经济梯度发展格局;打造一个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在凉山展馆,这一“6431”银发经济产业发展体系是最主要的呈现内容。
作为四川省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的3大核心承载地之一,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银发经济发展新高地和全域康养示范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这个目标,凉山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建成1个银发经济产业园,入驻相关企业近30家,2025年预计产值可达20亿。目前,重点发展了“生物医药”、“银发保健产品”、“银发食品”三大产业链。本届老博会,这三大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和部分链属企业共计16家,都带着各自的核心技术产品来到现场参展。企业代表们自信热情,纷纷感叹不仅宣传了自身、推销了产品,还通过与国内外同行的沟通交流拓展了“朋友圈”,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发展经验。
在此次老博会上,凉山彝族自治州重点推荐的中药加工、医疗器械生产、食品饮料研发等8大银发经济优质项目备受关注。据州民政局副局长邱富云介绍,目前已经有华为鸿蒙智家、海尔集团等4家实力企业主动对接,还有一些养老机构和俱乐部也表达出与凉山建立康养度假合作的浓厚意愿。凉山,正在以“中国银发经济产业新高地”的崭新姿态踏歌而行。